广安市发挥“供销+”基层社助农作用促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4-05-15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供销+农民”培育经营主体。引农入社,坚持开放办社理念,按照供销合作社章程,广泛吸纳各类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村“两委”干部、农村能人、返乡农民工等加入基层供销社,发挥基层“能人”情况熟、人脉广、经验足、资源多、威望高等优势,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基层供销社发展质效,建成基层供销社220个、综合服务社1072个、专业合作社396个,发展农民社员2.3万人,创建省级基层社示范社70个。教农学技,通过社属广安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开展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民职业经理人等行业培训,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200余人次,提高社员综合素质,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二)“供销+集体”丰富经营业态。探索发展互助合作,由基层供销社和村集体牵头,以村(组)为单元,通过生产合作、土地合作、劳务合作等方式,发展“订单农业”,供销社属企业提供农资信用、农机农技、销售渠道等服务保障,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成产销基地12个,拓展消费方50余家,年均销售农产品3000余吨。建设供销商贸中心,整合乡镇闲置资产、基层供销社流通渠道和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等,在中心场镇建设商贸服务中心,开展生活超市、餐饮休闲、快递驿站等商贸服务,打造乡镇经济圈、群众生活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建成中心供销社15个。
(三)“供销+园区”促进融合发展。保障生产端供给,将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供销服务农业产业“主战场”,整合供销系统105个农资销售网点和141台农机,成立农资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农技智慧联盟,实行农资集采集配,为园区开展撂荒整治、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统筹供应农资5.2万吨、实施社会化服务面积7.8万亩。开展“后半程”服务,统筹县域资源,通过供销系统自建、园区赋能、“园社”共建方式,建成园区型为农服务中心8个,开展代收代储、冷链物流、品牌建设等“后半程”服务,销售农产品3.6万吨,创建“天府乡村”公益品牌97个。(丁世波)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5/14/24461ecb90804798bc339f576199b87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 2025年湖北省住建系统“质量月”活动正式启动
- 202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陕西榆林举办
- 省住建厅组织召开青年干部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分...
- 宁夏2025年非遗传承人数字化能力提升班开班
- 『滕粮善品』发布一周年:“党企馆街所”受阅巡礼之党...
- 省住建厅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评估座...
- 2025广西AI数字动漫文化产业交流活动在邕举办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建筑赛道进阶培训暨复赛圆满...
- 甘肃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暨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成功举...
- 省住建厅举办房屋市政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工作视频培训
- 省文旅厅调研武威市文旅重点项目
- 我厅扎实推进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