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美丽乡村舆情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可行方案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624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624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时间:2024-04-19  来源: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624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类别:A

                                               签发领导:金汇江

                                           公开属性:是

  李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农产品“链主”企业打造数字化生态供应链体系的提案,经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金融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局聚焦“研发、购置、应用”三端,大力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向智慧农业转变。一是研发端。统筹现有渠道资金0.12亿元引进赵春江院士建设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支持建设1栋13600平方米的生产检测建筑综合体和86亩智能设施园艺、智能水产养殖示范区。同时积极发挥天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作用,支持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申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开展智能化设施农业装备、节水灌溉装备、植保机械装备等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创新研发,为我市智慧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购置端。精准有力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2021—2022年安排中央和市两级财政补贴资金1.9亿元,并会同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了《天津市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突出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方向,调整优化补贴政策措施,将高端智能创新产品和成套设施装备列入补贴范围,并提高财政补助温室大棚骨架以及智能、复式、高端产品标准,为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智慧化“强筋壮骨”。三是应用端。2021—2022年,市财政局落实2.5亿元财政补助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资金,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对闲置设施和陈旧老化设施进行“宜机化”提升改造,为使用机械化、智能化装备发展设施蔬菜创造积极条件。2021—2022年,市财政局落实0.8亿元实施财政补助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政策,鼓励农业机械化合作社承担农业生产“耕、种、防、收”全流程托管服务,积极发挥财政补助资金效益,助力农业机械化合作组织由传统机械向智能高端装备转型升级。2022年,市财政局支持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并落实市级政府投资0.4亿元建设滨海新区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基地,重点对奶牛养殖设施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数字化饲喂管理系统、奶牛智能繁育管理系统以及奶牛健康与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奶牛数字化管理展示控制中心等,激励重点经营主体打造奶业农产品生态供应链。

  (二)推进涉农金融产品研发和创新。一是支持银行机构围绕“三农”生产经营场景,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优化。先后推出“乡村振兴贷”“惠农乐”“兴农担保贷”等各类银行涉农信贷产品。鼓励银行机构针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创新贷款投放模式,通过供应链多层穿透模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农户投放贷款。二是引导银行机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建立适应金融科技创新的产品研发机制,创新风险分担模式,在互信互认的基础上,通过“信贷+担保”“信贷+保险”等模式创设“农创保”“托管贷”等金融产品,不断提高“三农”信贷资金可行性。

  (三)完善产业链顶层推进体系。印发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链长制”工作方案和12条产业链各自的工作方案,逐链明确规模、项目、创新、人才四方面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推动机制,组建产业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统筹推动各项工作。制定实施《加强制造业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完善“1+N”招商工作体系,围绕盘活存量扩增量,实行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建设、竣工投产“挂图作战”,全力推动100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坚持以用立业,推动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落地建设。

  (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从2017年的135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634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截至11月,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收入2329亿元,同比增长8.0%,产业规模在主要省市中排第九位。2022年预计全年收入28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聚集了今日头条、360、曙光信息、云账户、贝壳技术等一批知识密集型知名企业。信创产业链全国领先,构建了“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整机终端—超级计算—信息安全服务”自主可控、产研一体、软硬协同的信创产业体系,聚集了飞腾、麒麟、海光、曙光、三六零、南大通用等一批信创核心企业。

  (五)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档加速。制订出台《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是国内首部通过人大立法的条例。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出台智能制造专项支持政策,累计支持8批3000个智能制造项目,市、区两级财政安排资金近百亿元,带动投资约800亿元。建成长荣科技、美克美家等216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丹佛斯、海尔天津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培育了紫光云、中汽中心等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重点培育了宜科、中汽数据、新天钢等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市两化融合指数达到107.2,居全国第七位。

  (六)乡村特色产业高水平发展。积极创建、培育国家级和市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目前围绕小站稻、蔬菜、生猪、奶业、水产、林果等优势特色主导产品,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还重点打造了蓟州区出头岭镇食用菌、西青区辛口镇精品蔬菜、北辰区双街镇花卉及循环农业、武清区梅厂镇精品葡萄和桃、津南区小站镇小站稻、宁河区岳龙镇辣椒、静海区台头镇西瓜、蓟州区下营镇山楂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了宁河、宝坻、滨海新区、武清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了现代都市型奶业产业集群、生猪产业集群。宝坻黄板泥鳅、西青沙窝萝卜所在区域被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59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2:1,优质农产品提质增效踏上新路径。加快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品牌总数达到212个。小站稻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构建品牌组织架构 重振“金字招牌”荣光》的小站稻典型案例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监管、执法、监测和追溯4个APP系统,目前,天津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已全部纳入系统监管。

  (七)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农产品生态供应链企业所需技能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助力农产品链主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发挥企业技能培训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含农产品生产企业)建设企业培训中心,利用自身设施设备组织本企业职工开展技能内训,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和工作素养,促进企业提升产能和技术革新,企业按照我市《市场紧缺职业需求程度及培训补贴标准目录》所列职业开展技能培训的,依规给予培训补贴,补贴直补企业。 二是鼓励各类劳动者参加农产品生产管理、销售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将农业经理人、农业技术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相关职业纳入我市职业培训补贴范围,鼓励各类人员参加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开设的相关涉农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培养一批农产品产销链技能人才队伍。三是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等特色培训,培养所需技能人才。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对职工开展“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培养一批数字化农产品生态供应链高技能人才,依规给予培训补贴。

  (八)做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产品流通水平,有效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自2021年以来,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积极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的部署要求,稳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建设了近130个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冷库库容近15万立方米,有效促进地产农产品减损节能及提质增效。为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项目申报等工作,出台2023年促进冷链物流发展政策,做好项目申报、评审和验收等工作,推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赋能进口冷链食品在津聚集发展。以中国北方国际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为重点,做实、做大、做强一批冷链物流项目。推进中农批、中国供销冷链、中储等进口冻品交易市场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完善进口冷链产业链条。

  二、下一步工作

  2023年,将加大工作统筹力度,发挥财政引领性和协调性职能作用,积极围绕我市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当前阶段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汇聚数据资源、鼓励科技攻关、探索应用场景,助力我市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根本遵循,坚持“产业先导、场景牵引、赋能转型、安全可控”,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信芯器端算”全产业链,构建“云网智联用”生态体系。继续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更好的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持续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应用,实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给予积极关注、指导和帮助。

   

   

   

   

  2023年4月12日   

   

工作人员:杨扬                               联系电话:88290779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ZWGK0/JYTABL152022/202308/t20230809_63730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舆情网 mlxc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